科普信息網

【全球播資訊】“羲和號”:捕捉太陽的一舉一動

“羲和號”效果圖(圖片來源: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)已觀測到近百...

環球觀天下!新發現的“超級地球”或支持生命存在

圖為一個由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發現了兩顆距離地球僅100光年的新行...

【全球熱聞】二維磁鐵中觀察到磁振子自旋

磁振子和激子之間的配對將使研究人員能夠看到自旋方向,這是量子應...

環球精選!“天地共播一粒種”,孩子們與航天員一起種植物

圖片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提供9月9日下午,“天地共播一粒種”——青...

世界快播:教師節說“教師”

9月10日,我們就要迎來教師節。今天咱們就說說“教師”兩個字的...

全球新動態:人類登月前,馮·布勞恩為什么去南極

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,邁出人類在月球上...

世界百事通!“嫦娥石”如何被發現?其發現和命名有何意義?

9月9日,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前夕,國家航天局、國家原子能機構聯...

全球微頭條丨首飛40周年 盤點“金牌火箭”長二丙多個“第一”

6月2日12時00分,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,...

環球焦點!“數字月餅”,只炒不吃!

月餅是拿來吃的,“數字月餅”是用來做什么的?隨著一年一度中秋節...

全球今頭條!沒有一磚一瓦,如何建立月球基地

歐洲航天局發布3D打印月球基地效果圖(視覺中國供圖)當地時間9月...

今日聚焦!中秋月圓,“月”來越好

探月 高登義 攝月來越好馬國馨院士篆刻今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...

快看點丨關于月亮女神的那些傳說

《獨行月球》電影劇照又到一年中秋賞月時,那么關于月亮的故事與想...

全球資訊:科學家鑒定出“好斗”抑制基因

科技日報北京9月8日電(記者張夢然)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的一項...

天天簡訊:國土增綠,時間表路線圖“新鮮出爐”

科普時報記者胡利娟統計顯示,截至2021年,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 0...

今日聚焦!預防骨質疏松不只是補鈣

骨質疏松俗稱“缺鈣”。鈣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元素,人體內90%以上的鈣...

重點聚焦!長期不吃晚飯,或養成“喝水也胖”體質

很多女性減肥,都是從不吃晚飯開始的,可這種方法真的健康嗎?“長...

環球聚焦:最新自然指數增刊:中國清潔能源研究居優勢地位

科普時報訊(記者陳杰)9月8日,最新出版的《自然》增刊“自然指數-...

天天熱門:師長過度關心,容易催生“高三焦慮”

大耳叔叔:您好!開學了,我們班主任“王嬤嬤”要求所有同學向她開...

【全球快播報】別讓光污染“偷”走你的視力

別讓光污染“偷”走你的視力——科學防控青少年近視(六)衣曉峰科...

世界播報:高血壓可能加速骨骼老化

科技日報北京9月8日電(實習記者張佳欣)當地時間7日舉行的2022年美...

環球快播:中秋假期,去中國科技館體驗一場說走就走的科技之行

科普時報記者陳杰“月圓中秋節,夢圓科技館”,又到一年賞月時。中...

世界熱點!解碼免疫系統,“免疫圖譜卓越計劃”全面升級

科普時報記者毛夢囡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指導,百圖生科(...

焦點觀察:“左撇子”鍛煉全腦會更聰明?其實并沒有

“左撇子”更聰明的說法一直在流傳。有些人認為“左撇子”左右開弓...

世界熱推薦:跨越邊界,重構科學文化矩陣

202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,歷來被熱議的語文試卷愈加表現出強烈的時代...

全球觀天下!新傳感器可提前17年檢測阿爾茨海默病

科技日報北京9月7日電(實習記者張佳欣)在首次出現臨床癥狀之前,...

資訊:AI工具能預測冠狀病毒未來變種

有助促進新一代抗體療法和疫苗研發【國際戰“疫”行動】科技日報北...

環球訊息:3萬年前人類已能做截肢手術

研究主人公Tebo1的藝術復原圖。這個年輕人在孩童時左腿下部被截肢,...

天天視點!迄今最小納米管造出自組裝無泄漏管道

未來有望將藥物輸送到個體細胞科技日報北京9月7日電(記者張夢然)...

焦點!生物液體燃料: 變廢物為綠能,讓環境和經濟雙贏

編者按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,生物經濟...

【世界聚看點】虛擬教研室:形式可“虛”,落地要“實”

實習記者駱香茹657個,這是截至2022年5月教育部公布的兩批虛擬教研...

天天快看點丨科技賦能法治,首屆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活動舉辦

科普時報訊(記者陳杰)9月6日,作為2022(第八屆)中國互聯網法治...

世界快報:讓孩子成為“自我行為的主人”

《五毛錢的愿望》是美國兒童文學作家比爾·布里坦的作品。在故事發...

全球快播:如果沒有微積分,世界會怎樣

“沒有微積分,我們就不會擁有手機、計算機和微波爐,也不會擁有收...

【環球播資訊】我讀《塞耳彭自然史》

我是很早以前,看了藏書家葉靈風的《讀書隨筆》,才知道英國淮德的...

動態焦點:科技加持,商業氣象服務漸成“氣候”

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季,持續的高溫讓不少地方相繼開啟“燒烤”模式,...

天天快訊:我國規模最大量子城域網正式開通

人民日報記者田先進安徽合肥量子城域網日前正式開通,量子密鑰分發...

焦點資訊:支援抗震救災,10余顆中國衛星緊急調度

人民日報記者?馮華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在四川甘孜州瀘定縣附近(...

【新要聞】薛定諤貓有了“新皮毛”——量子材料中首次發現數千原子糾纏

科技日報記者?張夢然在物理學中,薛定諤貓寓意了量子力學中兩種最...

焦點要聞:為何開展森林認證?專家這樣說

我國林地多,森林資源豐富,如何創新體制機制和運行模式,全面推進...

天天觀速訊丨李航:熱愛做科普的“極光少年”

李航在南極內陸(圖片由受訪者提供)曾作為中國南極考察隊員的“90...

世界焦點!從大自然中汲取科研靈感

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皮埃爾—吉勒·熱納曾發來對中國青少年的寄...

當前資訊!總感覺自己有病?你可能患上了“網絡疑病癥”

小豆的雙手拇指不受控制地抖動了一周,她憂心忡忡地在網上查詢了各...

快消息!“藿香正氣冰中式”:這種飲料別亂喝!

近日,網絡上刮起一股“藿香正氣冰中式”的風潮。所謂“藿香正氣冰...

每日時訊!三秋防病正當時

秋天氣候多變,秋風送爽也送病。在這個“多事之秋”,人們需要加強...

全球新動態:日常做到這五點,血壓明顯降下來

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。近年來,高血壓呈現發病率增高和年輕...

新聞排行